最新動態 News
數字營銷領域最新動態與職場進階方法論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互聯網廣告公司,云銳傳媒集團擁有一支無論人員還是場景配備都十分高精尖的視頻營銷團隊。為了進一步提高團隊拍攝精湛度,更好地為客戶提供視頻營銷服務,我們特別邀請云銳傳媒集團視頻中心藝術總監楊望先生,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感受視聽語言的魅力」線上課程分享。
以下為本期云課堂主要內容,與你共享。
Part1-開場
楊望:
歡迎大家百忙之中來到蒲公英商學院云課堂。今天與大家分享一些視頻視聽語言方面的內容,相對來講比較基礎,可以幫助各位更好地了解如何做視頻。
視聽語言,包含的兩個元素,一個叫做視,就是視覺上你眼睛所能看到地東西;另一個就是聽,就是你耳朵所能聽到的東西,二者結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種語言體系就叫視聽語言。
在視頻拍攝中,視聽語言可以非常直觀地展現圖像和聲音,通過圖像和聲音以及剪輯手段,對觀眾形成感官刺激,從而傳達導演想要表達的思想意圖,體現它作為“語言”的功能。視聽語言對于所有視頻從業者而言,就像人在成長過程中要學說話,很基礎但需要我們一輩子去學習。
學習視聽語言體系中的技術,可以更好地幫你準確地把思想和情緒傳達給觀眾,對信息流廣告拍攝來說很有幫助。比如教育行業,父母對孩子學習不好很著急,著急在文字體現上只是兩個字,但在視頻中如何將著急通過畫面呈現出來并把信息傳達觀眾,就需要視聽語言來幫忙。
今天的培訓還是先帶大家拉片,因為拉片是很好的學習方法,我們分析那些經典的電影,鏡頭如何組織,怎么講故事,然后模仿他們的表達方式,在學習中將這些內化成自己的知識,是非常有用的。作為視頻拍攝導演,不僅僅要擁有拍攝技術,更要擁有自己的思想,包括信息流廣告拍攝,也需要傳達你的主觀思想,只有把思想觀念傳達給受眾,才能把廣告打出去。
話不多說,我們先來拉片。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聽過——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我今天主要講一下《寄生蟲》的開場,這部電影開場無論技術層面還是藝術層面都做得非常準確和規范。所以,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它好在哪里。
Part2-感受視聽語言的魅力
1、信息量營造
咱們先看開頭,大家看第1個畫面,整體畫面其實是在一個窗框里。
看過這個片子的同事應該對后面劇情會有印象。它開篇講的是一個首爾社會底層窮人的家庭生活,跟隨著鏡頭變化,我們會看到他們生活在地下室,而富人階層是生活在山頂上,這樣第一步就在視覺上就形成了直觀的階級劃分。
窮人要回家,都是往下走的,富人回自己的家就要一路往往山上走,這是在視覺上直觀傳達給觀眾的感受。普通觀眾可能根本不會注意到導演用了什么技術手段,這恰好是導演最高明的地方。他通過隱藏的看似沒有技術含量的手段,潛移默化中將觀眾帶入他想要營造的那種情緒和氛圍里頭。
看第1個鏡頭的窗框,其實在拍富人階層時也有這么一個窗框,但雙方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那里非常簡約和明亮。這個窗框外面非常雜亂,但富人階層窗框外是大片的草坪。雜亂和簡單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
△窮人階層居住環境VS富人階層居住環境
回到第一個鏡頭,我剛才說到它是一個地下室,實際上你在這個鏡頭里可能并不一定能知道它是一個地下室,但導演運用大量的信息營造,向觀眾表達了地下室的狀態。
畫面中,襪子掛在簡陋的布滿鐵銹的衣架上,放置在窗口。導演十分注重畫面構圖,這個畫面中心主體就是襪子,畫面中,灑進房間的陽光也只有一點點,室內的昏暗和室外的明亮形成強烈對比,這其實也是在視覺上揭示了主人公窮人階層的生活狀態。
接著向下看,導演證明這一家人住在地下室時,用了一個長鏡頭來體現,用最簡潔的語言傳達最多的信息量。比如,我們眼睛望到窗口,會看到一個車輪開過去,僅僅通過這么一輛經過的車,就能讓觀眾很直觀地明白——這家人住在地下室。
這個鏡頭運用了什么技術手段呢?
焦點轉移。最開始觀眾的焦點在一堆襪子上,車開過去之后,焦點轉移到后方,這是一個非常常用的技術手段。我剛才說了,技術服務于你的表達,一切不服務于表達的技術,都是多余的。
為什么導演要在這里運用焦點轉移技術?看過電影的同學都知道,以后這個家人是要慢慢走出房間,往富人階層生活的。所以導演運用焦點轉移,形成從屋內到屋外的過渡,暗合電影之后要表達的主人公的情緒和生活狀態。
2、鏡頭運動動機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導演是在車經過的時候,轉移的焦點。在車經過的時候轉移焦點是攝影里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鏡頭的運動動機。不管是焦點的運動,還是推拉搖移的運動,都需要一個動機。當你找不到理由讓攝影機動的時候,你就不要動,永遠沒有理由的動,那都是亂動,它會干擾畫面所要傳達的東西。所以你看他的轉移焦點,用了一個動機,這個動機就是通過簡簡單單的一個車經過,讓導演更準確地說明了這是一個地下室。當然,攝影機的動機是導演所賦予的,它是導演要表達的一個主觀思想,我們可以將它解釋為——上帝視角的運動。
當自行車經過的時候,鏡頭開始下搖,帶出了男主角,真正從地上走到了地下,帶出了主要人物,這也是自行車運動給予了鏡頭運動動機。
還有一種鏡頭情緒的表達。比如電影中,一些陽光的元素會漸漸消失,房間慢慢走向陰暗,越往后越陰暗,這也是主人公心態以及經歷慢慢變化的隱喻。
為什么觀眾會受到技術層面的手段感染?因為這種技術運用得恰到好處。
我們看下面這個鏡頭,一看就知道男孩是在尋找WiFi,連網絡都用不起,再次通過細節準確說明這一家人的底層社會地位。下一個長鏡頭,因為找不到WiFi他開始起身往上走。從這個鏡頭我們會學到一個手法——人物的出場方式。
人物出場的方式是電影開場中非常重要的一點,那些不太高級的開場,一上來就會出現各種沒必要的情節和人物,但一個好的人物開場是由連貫的情節帶出來的。這樣做有以下幾個好處:首先,觀眾有足夠的反應時間,鮮明的人物個性能更加深刻地映入觀眾腦海;其次,制造懸念。牽引觀眾注意力。要知道,并非只有懸疑片才會制造懸念,所有類型的電影只要想讓觀眾看下去,都需要設置懸念牽引觀眾注意力。
我們接著向下看,畫面中小男孩向前走,然后帶出了他的妹妹,雖然沒有介紹,我們不知道這個女孩是他妹妹,但能看出這是一家人,當鏡頭隨著慣性甩到另一邊,又帶出男孩父母,鏡頭結束。這樣的人物引出順序像是多米諾骨牌一樣,圍繞家庭狀況展開,讓觀眾對這一家人的社會地位擁有了清晰的認知,所有表演、道具陳設都非常準確。
3、構圖補位
再來看一下畫面構圖。我們看到畫面最開始的主體不是主人公,而是這個男孩,男孩引出了他妹妹。妹妹進入房間后,鏡頭順勢而動,表演主體變成了他的父母,非常連貫流暢。
畫面中,男孩作為畫面中心也是背景,整個畫面構成是十分穩定的。男孩離開以后,父親起身,補了這個位,從而帶出了這場戲的最后一個人物,這就是在拍攝過程中通過演員和機位的調度,完成一系列主要人物的出場。這種調度會使畫面看起來更加協調和舒服。要注意,在拍攝過程中不是誰說話就拍誰,還要拍攝一些其它的有助于敘事的鏡頭,增加視頻信息量,更好地展現人物關系。
信息量是什么?電影中有一個鏡頭,墻上掛著女子鏈球項目的獲勝者照片和獎牌。這個地方為何要出現這個鏡頭?它不是平白無故出現的,后面我們就會看到這家人是不甘于現狀的,他們不甘于在地下室過窮困潦倒的生活,向往富人階級,所以會有虛榮心。女子鏈球項目獲勝者獎牌代表著這家人最頂級的榮耀,這個畫面內容就是其中的一個信息點,所以呈現在這里。
4、特寫轉場
其次,這個畫面還運用了技術手段中的特寫轉場。剛才的場景是父母對話,中間加入了一個特寫,然后立馬轉場到這兒,大家有沒有發現這里的時間是不連貫的,這個時間它是跳躍的,不可能在下一秒鐘馬上就跳到這,但為什么咱們看的那么自然?
因為導演運用特寫轉場,實現了時間與空間的跳躍。電影中的時間比實際生活中的時間要快得多,兩個小時的電影可能會講述幾個月、幾年甚至幾個世紀的故事,因此常常需要時間、空間的跳躍,特寫轉場就是其中非常常用的技術手段。
再來看一個客觀的鏡頭運動。男孩在地下室蹭WiFi過程中,父親建議他把手舉高一點,這其實也是隱藏上帝視角的體現,它是非常主觀的一個鏡頭,但很自然地形成了客觀鏡頭運動,這里的鏡頭運動就是父親的那句”手舉高一點”帶出來的。男孩將手舉向天花板,也更顯示出這家人社會地位低下,隱喻這家人是被全首爾的人踩在腳下的最底層家庭。
鏡頭切換到附近,我們看到一只寄生蟲,通過一只小小的寄生蟲隱喻這家人也是寄生蟲,可能別人一個彈指就把他們彈到不知哪里去了。這是一個在美術置景方面非常經典的畫面,畫面傳遞出來的信息量非常深刻。
如果說剛剛僅僅是鋪墊,那么下面這只馬桶就將環境展現推向高潮。你們誰家的馬桶會建的這么高嗎?在半空中,衛生間的凌亂、雜舊以及破舊感展現無疑,觀眾可能會感覺:連馬桶的地位都比他們高。
我們再看看演員的表演細節:他在和妹妹說話,為妹妹讓位置的時候,側身靠著馬桶,甚至用手抱著馬桶,相信在座的沒有誰在家里會像這樣抱著馬桶吧?這個細節其實就更進一步展現出這家人底層生活狀態。
接下來,又是攝影機的運動,它是通過聲音、以及人物運動帶出來的客觀運動。這一客觀的運動是一個母親的畫外音,因為母親叫他了,所以鏡頭隨著聲音自然而然地甩到了母親,隨后又看到兩兄妹并排蹲在馬桶邊上,畫面十分滑稽。
母親讓他看一下披薩時代的信息,這里揭示了他們現在的謀生手段——在披薩店做事。一個好的開場就是一點一點、自然而然地將信息量帶出來的。說到披薩時代的臺詞,馬上跳到下一個場景披薩盒的特寫來銜接,這也是特寫轉場的一種方式,特寫轉場是在拍攝中非常常用也非常好用的手段。就像這里,前一個鏡頭臺詞說到披薩時代,后一個鏡頭立馬跳過來,銜接非常簡潔自然,信息量傳達也非常準確,很值得大家學習運用到拍攝中。
再來看看時間的跳躍,我們看到這個場景,妹妹已經坐在這兒了,剛才母親還是在這兒跟他們說話,通過一個特寫轉場,時間和空間又往前跳躍了。其實這里也是在為后面做鋪墊,為何什么會有后面的戲?因為這家人不安現狀,包括折披薩盒子,都會很注意,想要學習一些新方法,如果他們安于現狀也不會有后面今天我能折多少折多少,能賺多少錢賺多少錢這些行為。這些行為,其實都是在為以后的故事發展做鋪墊。
上小學的時候寫作文,我們的老師都會強調為文章埋下伏筆,電影中最常用的手段就是伏筆和呼應。包括我們在拍信息流廣告時,也經常用到在前面為用戶痛點埋下伏筆,后邊通過產品賣點展現,解決痛點的首尾呼應。這些技術手段,真正運用到實踐中是非常好用的。
接下來,他又通過聲音調動了鏡頭內部運動,這里他調動人們的視線甚至肢體運動。通過外頭的聲音,調動了演員的視線甚至肢體運動。比如外面嘈雜的聲音,吸引所有人視線看向窗外,這里面演員的妝容、露著肚皮的軀干狀態,都無時無刻不在渲染這家人的社會底層形象。
回到上一個鏡頭,我們看到剛開始還是陽光明媚,現在陽光沒有了,被消毒噴霧覆蓋,可是誰會在在外面放消毒噴霧時故意將窗子打開呢?這家人偏偏就打開了。一家人沉浸在這種煙霧當中,其他人咳嗽得很厲害,只有父親非常淡定,剛才的陽光也轉瞬即逝,這在電影中屬于夸張表現,這種強烈的對比也是揭示了一家人社會底層的狀態。
最后總結一下,這個片頭有幾點是很值得我們在拍攝時借鑒的:
影調的寓意;
畫面信息量的豐富性和巧妙的植入信息的手段;
鏡頭運動的動機(主觀、客觀);
人物的多米諾式出場;
演員的調度和畫面構圖的填補;
聲音轉場及特寫轉場;
相似鏡頭的寓意。
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希望大家能夠學以致用,日后大家有任何疑問都可以隨時問我,謝謝!